“打回去”,真的是对孩子好吗
“打回去”,真的是对孩子好吗
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打了怎么办?这是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。不少家长会鼓励孩子“打回去”。
近日,广州从化街口商业幼儿园里发生的一幕被刷了屏。一个名叫睿睿的小班学生,在一学期内被同学欺负而受伤3次。前两次都被同一孩子用玩具刮伤了耳后及眼旁。事情发生后,幼儿园进行了干预,一直积极配合家长沟通协调,但效果并不理想,没能得到睿睿父母的认可。睿睿的父亲领着孩子走到教室,找到此前抓伤孩子的同学,告诉睿睿:“爸爸在这里,你敢不敢打回去?”
此事很快引发热议。对于孩子父亲的做法,有人认为是理所应当,也有人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欠妥。
生活中,类似的案例并不少。此前,杭州某培训班内,两名孩子因打游戏发生肢体冲突,被打孩子的母亲正好看到这一幕。她拉着自己孩子的手,朝另一名同学的手上打了两下,并告诉自己孩子“要打回去”。
在网上梳理类似的新闻可以发现,孩童冲突发生后,父母支持“以牙还牙”的事件不在少数。有调查显示,约6成家长支持孩子“打回去”,有99%的网友支持家长鼓励孩子的“报复行为”。
平心而论,作为父母,看到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负受伤,产生“打回去”的想法是人之常情。但不能因为是人之常情就该支持,其实父母鼓励孩子进行报复是不妥的。
为人父母者,孩子都是心头肉,看到孩子受欺负受伤,有时候比自己受伤了还心痛。正如睿睿的妈妈徐女士所言:“孩子身上有很深的伤痕,这让我很难接受。”讨论这个话题时,基于对为人父母者的理解非常重要。笔者相信,绝大多数家长都不是蛮不讲理、崇尚暴力的人,他们之所以支持孩子“打回去”,很多是希望孩子借此学会保护自己,而不是面对校园霸凌一味忍让。
孩子之间,尤其是低龄段的孩子,所谓的欺负更多只是普通打闹。比如,上文提到的杭州某培训班里的两名孩子,是因为打游戏而发生肢体冲突。对此,家长其实没必要太在意,让孩子自己解决就行,也可以找对方家长沟通,完全没必要自己“下场”教孩子动手。
“打回去”,看似给孩子抗击的勇气,是对欺凌的反抗,但其实是在给孩子暗示可以以暴制暴。有点生活阅历的人都知道,暴力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,只会让矛盾进一步升级。鼓励孩子以暴制暴,是将孩子再一次推向危险的境地。从教育孩子角度来说,家长鼓励孩子以暴制暴,以暴力手段处理事情,孩子很可能成为一个攻击性强的人,无疑对其成长非常不利。
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,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,你以什么方式处理问题,、对待世界,就在暗示孩子也可以用什么方式面对世界。所以父母在说“打回去”的时候,或许爽了一时,但应该想一想,等孩子大了,他遇到问题都采取打回去的方法解决,你会不会后悔,在幼儿园那个午后,不该说那句话。
同类文章排行
- 银保监会整顿短期医疗险 禁止随意停售与保证续
- 国际时评:“圆梦”中国,特斯拉打造世界样本
- 不让“父爱如山倒”!如何当一个懂育儿的“暖
- 连续四年突破百万销量 长城汽车2019全球销量超
- 长江源头区域一只“受困”白唇鹿获救
- 中国一汽新红旗H9全球首秀 全面科技创新
- 王健林又悄悄卖了几家万达广场!保险、信托接
- 冬季血压易波动 饮食一定要低盐
- 2019中国车市五大关键词
- 广西打响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攻坚战
最新资讯文章
- 空调安全使用“寿命”为10年
- 这种“演唱会后遗症”,你中招过吗
- “打回去”,真的是对孩子好吗
- 冬季血压易波动 饮食一定要低盐
- 一起比惨 痛苦减半 真是这样吗
- 腊月,老北京不仅仅喝“腊八粥”
- 年度舌尖大事件,你知道几个?
- 不让“父爱如山倒”!如何当一个懂育儿的“暖
- 90岁老大爷骨骼精奇 每天在公园练劈叉和爬行
- 险!二胎妈妈怀上三胞胎 遭遇糖尿病
- 方便面补万物、香蕉锡纸保鲜 抖音小妙招并非个
- 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酒将进入广深10家五星级酒
- 张裕巴保男爵酒庄荣获“新疆旅游景区品质服务
- 张裕携手首都爱护动物协会发起流浪猫爱心公益
- “中国的洛克菲勒”张弼士到底多有钱?
- 张裕第六代酿酒师王恭堂专著《白兰地工艺学》
- 一张罗马尼亚老照片现张裕金奖白兰地
- 内蒙古对蒙古国南戈壁省跨国供电协议正式签署
- 2019年新疆兵团安排本级节能专项资金1000万元
- 长江宜昌段实现港口岸电全覆盖 建设经验全流域